招商局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淑芬(Sigorney)稱香港有160間保險公司,前線的保險營銷人員約有十萬名;2017年香港保險業界的收入達到港幣4,896億元,佔香港GDP的18.4%。她更指,香港保險業未來發展將會更加蓬勃,因中國內地保險市場發展空間龐大,為香港保險業帶來龐大的商機,以及政府近期的政策及發展路向,一帶一路、大灣區,比較其他行業,保險行業相對更受惠。保險業前景一片光明,對該行業有興趣的學生可入讀嶺南大學開辦的「工商管理(榮譽)學士——風險及保險管理課程」(RIM)裝備自己,投身保險業界。
招商局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淑芬(左)對嶺大畢業生的表現讚不絕口,並已聘請了該校六名學生,Peace是其中一人。
不少崗位常欠缺人手
保險業是本港發展蓬勃的行業之一,前景向好。不過,很多時大家對保險業不甚了解,以為業界只有前線營銷。但Sigorney解釋,其實要處理保單,背後需要很多同事支援,如承保、核保、產品開發、理賠及風險管理等中、後勤人員,而這些崗位經常缺乏人手。
Sigorney稱現在保業界求才若渴﹕「因為前線銷售是收入的來源,所以一直都很缺人,但與之相比,中、後勤人員缺人的情況更嚴重,而當中有關水險方面的人手為甚。」她認為原因是保險業入行的門檻不算高,但要成為資深從業員,需要多年時間浸淫,所以員工要好學且有耐心,不能「一本通書用到老」,亦要汲取多方面的知識。
嶺南大學開辦的RIM課程,為有志投身保險業的學生打好基礎。Sigorney建議學生畢業後,可以先從承保、客戶服務、理賠這三個部門入職,因為其工作相對較易處理,畢業生可一面工作一面學習。另外,她指RIM課程已經有保險理論的概念,以及風險管理的知識等,為學生進入保險業界做好基本準備;學生畢業後,更可獲取專業國際認證,如ANZII及CII,這對學生有很大的助力,也使僱主對學生更有信心。
嶺大畢業生表現優秀
提及RIM課程,Sigorney表示,無論對保險業或希望投身保險業的學生來說,都是很好的開始。因為這是香港暫時唯一的資助保險本科課程,培訓學生對保險知識的基本認知,並使他們提升投身保險業界的競爭力,她補充說﹕「這課程的畢業生,尋找有關保險行業的工作,成功的機會很高。」
劉淑芬參與了嶺大的「師友計劃」兩年,2017年時成為Peace的導師。
Sigorney稱,招商局保險有限公司現在聘請了六名嶺南大學的畢業生。她指保險是專業的工作,需要聘請具備專業知識的員工,讓他們能一展所長。Sigorney表示,嶺大畢業生的表現很優秀,以蕭和平(Peace)為例,他於2017年透過嶺大商學院的「師友計劃」與Sigorney認識,並受她邀請,到公司實習了兩個月,因期間表現良好,同事對他評價很高,後來公司需要人手時,就聘請了他。Peace工作至今有一年,公司認為他在保險工作方面有潛能,因此重點培訓他,希望他成為水險專才。
盼年輕人投身保險業
對於嶺大畢業生,Sigorney讚不絕口,更表示在未來日子會為入讀RIM課程的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及聘用該課程的畢業生,因為他們已具備從事保險業的基本要求。
最後,Sigorney寄語及建議有志投身保險業的學生﹕「從事保險業需要好學不倦、不懂就要發問、需要多方面知識,以及創新思維等,並要因應社會變化及趨勢進修,做到老學到老。」她指現時保險業界面臨人才青黃不接的狀況,因此她很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身保險行業﹕「機會就在眼前,就看學生懂不懂得把握。」
畢業生心聲
蕭和平
現於招商局保險有限公司擔任水險助理
Peace現在公司擔任水險助理,最近有幸參與了公司舉辦的「管理培訓新計劃」,讓他到不同部門實習。
蕭和平(Peace)主要負責物流、集運及運輸公司的核保工作,亦會協助處理一些水險的賠償案。最近,他獲提拔參與公司舉辦的「管理培訓新計劃」,成為管理見習生,到不同部門實習,讓他學習各種技能及擴闊眼界。
Peace認為在RIM課程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對他很有幫助,並能將所學確切在工作上應用,工作時更得心應手。Peace為自己的未來訂下幾個目標,第一,希望可持續進修,獲取CII的國家認證;第二,向公司的專家求教更多專業知識,為將來做好準備,並透過不斷學習,成為水險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