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讀灣區高校 選校揀科你要知

報讀大灣區高校 選校揀科你要知

大灣區是國家重點發展策略,香港學生到大灣區升學,日後留在區內工作不乏機遇。目前,港生要報讀大灣區內的大學,最有效方法是透過「文憑試收生計劃」,以中學文憑試成績申請。

該計劃已於今年3月起接受報名,明報升學網主編李大偉(David Sir)提醒有意報讀的學生,宜先清楚了解箇中的機制,作好完善規劃,以提高獲心儀院校取錄的機會。

報讀大灣區高校 選校揀科你要知
David Sir提醒有意報讀大灣區內大學的港生,要清楚了解「文憑試收生計劃」的選校機制。

最多選4校 每校選4科

「文憑試收生計劃」由國家教育部推出,目的是幫助有志到內地升學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直接以文憑試成績申請報讀內地高等院校,毋須參加內地聯招考試或個別內地高等院校舉行的額外考試。

David Sir指出,計劃採取「順序志願」的取錄原則,每位申請人可最多選填4個院校志願,而每個院校志願下再選填最多4個專業志願,共16個選項。電腦系統會按申請人選報的院校志願順序依次處理入學申請,首先處理第一個院校志願4個專業志願,如未獲取錄將進行第二個院校志願的遴選,如此類推。每個院校志願遴選會根據申請人選報專業志願的先後次序,以及中學文憑試成績的高低,擇優錄取,額滿即止。

所以,要提高獲取錄的機會,學生應悉心部署,有效運用16個選項。

報讀大灣區高校 選校揀科你要知
大灣區有不少優秀的高等院校,港生選報時從多方面作考量,校園建設和規模是其中一個重點,圖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東校園。(學校網頁圖片)

選校第一志願宜進取 第二志願宜穩健

David Sir建議,第一個院校志願可進取一點,選報最心儀且貼近或稍高於學生水平的院校;第二個院校志願採取務實原則,選擇心儀兼最有把握的院校;至於第三及第四個院校志願宜採取穩健方針,選擇心儀且切合或略低於學生水平的院校,作為補底措施。

他又特別提醒學生,部分熱門的院校在第一個院校志願已取錄滿額,不再考慮列作第二至第四個院校志願的申請。所以,學生如打算報讀熱門院校,應將其放進第一個院校志願,否則只會白白浪費機會。但是不要忽略第三及第四個院校志願的選項,因為歷年來均有相當部分學生在這兩個階段的遴選中獲得取錄。至於專業志願選項方面,應從個人興趣出發,選擇類型相近但不同專業的科目,而每院校的4個專業志願中,應包含熱門及冷門、優勢及一般的學科,避免過於集中於熱門優勢專業,而影響獲心儀院校錄取的機會。

勿忘院校師資、排名和配套

內地高等院校眾多,遍及不同省市,單是廣東省已有21所高等院校位處大灣區及鄰近城市。院校各有特色,學生應如何選擇?

David Sir認為可循師資、排名和校園配套設施等三方面作考量。師資方面,可留意院校導師有沒有權威學術地位,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學院院士」及「長江學者」等;排名方面,可參考國家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納入「一流大學建設」的院校具有先進辦學理念、辦學實力強、社會認可度較高,並且擁有一定數量國內領先、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一流學科建設」則分為高校和學科兩類,前者是指院校具有國領先列或國際前列的高水平學科,後者是指學科已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學科。至於校園設施涵蓋校園建設及硬件配套,「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經費較一般高校多,硬件配套也較完善。

報讀大灣區高校 選校揀科你要知
作好選校規劃和部署,有助提高入讀心儀院校的機會。

4月底前可修改志願

學生鎖定心儀院校及專業學科後,須於3月31日或以前,登入「文憑試收生計劃」報名系統辦理報名手續,並按自己的意願順序填報4所院校志願,以及各4個專業志願。完成報名手續後至4月30日期間,學生仍可修改志願。正式取錄結果會在中學文憑試放榜後,預計7月下旬公布。

「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網頁
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文憑試收生計劃查詢
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台學生辦公室:eea.gd.gov.cn
香港教育局:www.edb.gov.hk/admissionscheme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