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期間,廣東地區數以百萬計華人飄洋過海,到不同國家從事各種體力勞動工作,有的是為了生計,但更多的是被騙「賣豬仔」。由於待遇和生活條件欠佳,華工生活相當艱苦,不少人更因此客死異鄉。當年的東華醫院透過跟海外華人組織合作,和華南一帶的善堂聯繫,協助將華工骨殖運回故鄉安葬,完成故人「落葉歸根」的心願。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中文及歷史學系先後由林少陽教授和副教授范家偉博士帶領,得到學系同事、同學參與,致力將這段歷史融入歷史教學,並以嶄新手法讓公眾認識華工的貢獻與辛酸,以及東華醫院在國際慈善網絡中扮演的角色。
范家偉博士是研究中國醫療史的專家,除了着眼於歷代醫療沿革,亦相當關注近代醫療慈善事業的發展,而香港醫學歷史也是其研究對象之一。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在2021年得到教資會和城大的虛擬教學與學習計劃撥款資助,並與東華三院合作,開展名為「東華骨殖的全球網絡」的教學計劃,在學者(何佩然、葉漢明、冼玉儀、帆刈浩之等)已有基礎上,透過東華收藏的骨殖檔案及書信,將廣東、香港、古巴三個地方聯繫起來,探究華工出洋的血淚史。
被「賣豬仔」 生活悲慘
華工出洋始於晚清時期,華南地區,特別是廣東台山、新會和開平一帶,有大量華人離鄉別井,到東南亞、北美和南美打工,當中以美國舊金山(現稱三藩市)和古巴夏灣拿聚居人數最多。范博士解釋,因為當時美國要興建鐵路開發西部,而古巴蔗糖業正值興盛,兩地同樣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華南地區出現許多俗稱「豬仔館」的招工所,部分以哄騙手段迫使華人簽下「賣身契」,到外國當苦工;當時的澳門更堪稱販賣華工的中心,「豬仔館」林立,其中以知咕洋行最為聞名。
華工出洋歷盡艱辛,他們要乘船橫渡波濤洶湧、顛簸起伏的太平洋,才到達美國西岸;在巴拿馬運河開通以前,想踏足另一端的古巴夏灣拿,更必須繞過南美洲南端的危險水域。船艙狹窄擠迫,衞生欠佳,糧水不足加上缺乏醫藥,不少人尚未到達目的地已中途身故。即使平安到達彼岸,隨之而來卻是更多的挑戰,如虐待、剝削、氣候和疫症等。
原籍安葬 了卻心願
針對出洋華工的苦況,清政府曾派遣駐美公使陳蘭彬作實地考察,將見聞經歷寫成報告上書朝廷。後來有人根據報告的內容,配上插圖,在廣州發行《生地獄圖說》一書,圖文並茂地描繪出洋華工的困境,警醒民眾避免墮入「賣豬仔」的陷阱。雖然如此,情況卻未見改善。范博士指,華工流落異地,心裏仍記掛着故鄉,即使生前未能衣錦還鄉,也期望死後能「落葉歸根」。有見及此,當時的東華醫院推出原籍安葬服務,首先由海外華人會館和宗親會等組織收集華工的骨殖,集體運到香港暫時存放於東華義莊,再根據信函所附骨殖的籍貫資料分門別類,把骨殖轉運到相關地區跟東華醫院有聯繫的善堂,供已故華工的家人認領和安葬。原籍安葬服務不但助華工完成遺願,更成功將海內外華人團體聯繫在一起,建構一個以香港和東華為中心的環球慈善網絡,推動跨地域交流。
范博士利用骨殖檔案的資料進行研究,並採用新興的數碼人文技術加以整理與歸納,勾劃華南一帶出洋華工所屬籍貫的分布,以地圖方式作呈現。分布圖不但明確點出華工主要來自哪些地區,亦有助日後研究華工出洋原因與其身處地域的關係,讓大眾更深入了解華工歷史。范博士指,研究成果也可應用於香港史教育之上,目前他正密鑼緊鼓開設網站、製作一系列短片,甚至配合虛擬實境技術(VR),期望以生動有趣手法向公眾展示出洋華工的歷史,推動歷史知識普及,提升大眾對歷史的興趣,由此擴大學系的社會影響層面。網站和影片有望最快今年底推出,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