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 明報升學網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大學是人才的搖籃,本地八所政府資助大學擁有優良師資,匯聚世界級的學者和專家,實踐卓越教學。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下稱教資會)自2011年起,每年頒發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嘉許教資會界別中教學表現卓越的教師,彰顯成功典範。2022年度得獎名單於日前揭盅,再有多位優秀教師獲頒殊榮。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是本地高等教育界(高教界)最高榮譽的教育獎項,更被譽為高教界「奧斯卡」。獎項旨在表揚在教學方面有出色表現和成就,並致力推動優質教學,提升教與學的教師。獎項設有三個類別,包括一般教學人員組別、新晉教學人員組別,以及協作團隊組別。參與競逐的教師須經大學提名,再由教資會選出三大組別的得獎者。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教資會主席唐家成(右四)、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教授(右一)與今屆三個組別得獎者合照。

三大評審準則

獎項評審過程嚴謹,主要考慮三方面,第一是能否展現卓越教學能力,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並為學生帶來正面影響;第二是其對所屬範疇有否深厚認識,並體現於其學科或課程設計;第三是其在教學方面的往績、當今成就和領導才幹,以及日後在高教界推動良好教學方法的學術貢獻和影響力。

教資會自2022年起更將獎金由以往的每位得獎者/隊伍各獲50萬元提升至75萬元,讓得獎者進一步實踐推動優質教學的願景。獎金當中最少九成須用以推行學與教相關的計劃,以提升學與教質素,從而惠及整個教資會界別。

成立高卓聯 匯聚優秀教師

為進一步提升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影響力,宣揚教資會資助大學在教與學方面的成就,香港高等教育卓越教學聯盟(下稱高卓聯)在2019年正式成立,並獲教資會撥款提供支持。高卓聯由歷屆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和入圍的教學人員組成,目前共有約一百名成員。聯盟凝聚傑出教師的力量,建立聯繫網絡,就卓越教學交流意見,分享教學心得,以及提供跨學科和跨院校的合作機會。

2022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獎名單

協作團隊組別

陳小華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總監)

林玉雲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英語中心專任導師)

陳美斯女士(香港城市大學陳馮曼玲陳淑蓮語言中心高級導師)

文靜嫻女士(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

曾淑貞博士(香港科技大學語文教育中心高級講師)

「跨學科英語課程」團隊為發展學生的學術語文識能制定多種嶄新而有效的策略,當中包括運用多模式跨學科英語課程資源,以及開發手提電話應用程式「Capstone Ninja」。團隊成功建立有助促進學生為本及跨學科合作的文化,惠及多所教資會資助大學的英語教師、學科教師和學生,並對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學習經歷,以及來自各大學參與教師的教學才能和教學策略帶來重大的正面影響。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教學人員組別

蘇文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院長及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

蘇文藻教授牽頭提升課程設計,並建立教師協作學習網絡。他亦致力提倡跨學科學習,熱衷在其教學中建立工程與人文學科的聯繫,他向學生講授人工智能涉及的倫理問題,更開創先河,特別為工科生在本科課程中開設專門寫作單元。他不僅對大學影響深遠,更向中學生推廣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為社會持續培育創科發展人才。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晉教學人員組別

Tulio Maximo博士(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

受到兒時被診斷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經歷所啟發,來自巴西的Tulio Maximo博士在推動融合教育展現熱誠及貢獻,他將融合性設計概念納入設計課程,並創立新科目「Design Meets Disabilities」。Maximo博士亦積極與不同的非政府組織合作,使學生能夠參與多個社區項目。他致力建立學生為本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個人發展有正面且深遠的影響。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

推動專業交流 實踐優質教學

教學是教資會資助大學的核心使命。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副校長(教育)暨首屆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潘偉賢教授多年來致力推動提升教與學的成效,實踐優質教學。現為高卓聯主席的她,全情投入,身體力行,矢志為推動香港高等教育界的卓越教學作貢獻。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潘偉賢教授期望促進傑出教師之間交流,攜手推動高教界的優質教學。

優質教學 四大元素

2019年,高卓聯由教資會倡議及資助成立,由歷屆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和決賽入圍者組成。潘教授指,高卓聯有四大發展策略,其一是通過重點活動,惠及廣大會員和教師,為聯盟塑造專業品牌;其二是與教資會合作,共同推動卓越教學;其三是凝聚一群積極和敬業的教師,促進彼此間的互動,共同努力提升專業能力,建立可持續的影響力;其四是以實證評估,自我反省和務實的方法來規劃未來發展。

談及優質教學的定義,潘教授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改良創新、培養興趣」短短十六個字來形容。她認為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從而運用合適的學習活動和評核方法,務求令每個學生都能夠明白課程的內容,並產生持續學習的興趣。學生培養了興趣,自然願意繼續鑽研,探求更多知識。此外,教師需跟隨時代發展設計新課程,改良教材和改善教學方法,相輔相成,始能發揮更大的成效。

虛擬教學 未來焦點

高卓聯過去三年間舉辦了一系列推廣優質教學的活動,定期邀請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分享他們優良的教學實踐心得和理念,以及如何利用獎金推行學與教相關的計劃,提升學與教的質素。潘教授指,針對STEM教學,高卓聯成立STEM相關的實踐社群,推廣支持STEM教育的創新教學法和技術。此外,高卓聯舉辦講座,為大學和教師如何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建議。

疫情加速了虛擬學習的發展,本地各大高等院校近年積極實踐虛擬教學,教資會亦於去年初發放1.65億元特別補助金予八大,並制訂四大方針,支援校方通過虛擬學習推動優質教學。潘教授認同有關方針,並認為大學管理層應將虛擬教學常態化,將其視為整個學術管治制度中的一部分,大學亦可鼓勵教師研究創新的虛擬教學方法,同時研究如何透過虛擬教學提升學習的成效。她透露,推動虛擬學習將會是高卓聯未來關注項目之一。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2019年,高卓聯成立,作為主席的潘教授(左三)一直不遺餘力推動聯盟的發展。

既是殊榮 也是契機

從事教育工作者多年,潘教授獲獎無數,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對她而言別具意義。「這個獎項為我築起了一道橋樑,讓我走到推動優質教學的平台,亦令我可以為不斷擴闊和鞏固這平台作出更多貢獻。」潘教授憶述,當年奪得首屆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後,獲中大委以重任,除理學院副院長外,更兼任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後再逐步晉升至協理副校長和現時專責教育的副校長一職,在學校決策層面推動優質教育。2019年獲教資會邀請籌組高卓聯,讓她有機會跟教資會及其他院校的教師一起為整個香港高等教育界的教學作更多貢獻。

==================================================================================

全人發展培育領袖 熱心教學獲愛戴

高等教育不只限於專科知識的傳授,價值觀與個人質素的培養同樣重要。香港理工大學(下稱理大)協理副校長(本科生課程)暨2018年度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石丹理教授深信,促進學生全人發展乃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所在。由他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套「領袖與個人發展」計劃,通過體驗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成為明日領袖。該計劃得到本地及海外高等教育界的讚賞,屢獲殊榮。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石丹理教授憑着「領袖與個人發展」計劃奪得多項殊榮

堅持信念 備受肯定

石教授是資深教育工作者,從事高等教育逾30年。他認為傳統偏重知識性的教育模式,已不足以幫助學生應對時代和社會環境的轉變。「身處21世紀,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必須具備不同個人質素,包括:批判思考、創新與解難、溝通能力、終身學習、道德領導,以及社會公民責任。這些質素難以單從傳統課堂教學中培養,唯有通過體驗學習來建立。」於是,他和教學團隊合作,開發一套「領袖與個人發展」計劃,藉着四門領導力和服務學習科目,透過多元化的體驗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建立這些個人質素,以培養日後應對各種挑戰和轉變的能力。

此外,石教授大力推動「服務學習計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及籌辦社會服務,以平日所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弱勢社群和有需要的人士。學生既可實踐所學,亦可建立同理心,關懷社會。計劃的四門科目不但廣受學生青睞,亦成為理大本科生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色,更屢獲殊榮,如QS Reimagine Education Awards的多項金、銀、銅獎。石教授坦言,計劃推出的初期,曾有人質疑其作用和重要性,然而學生的成長和轉變引證其價值。眾多獎項和殊榮亦代表高教界和學術界的認同與肯定。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石教授經常與大學同事交流,一同研究如何推動優質教學。

無私分享 跨地交流

石教授深受學生愛戴,不少學生撰寫感謝卡,感激恩師的啟迪與薰陶。石教授不但視之為珍藏瑰寶,更用心細味當中的一字一句。學生的隻字片語是推動他努力不懈,追求優質教學的原動力。石教授利用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的資助,製作了一系列以「明日領袖」為主題的「領袖與個人發展」計劃教材套,協助理大和其他院校的教師及專業輔導人員實踐全人教育。此外,他倡議成立兩岸四地服務學習聯盟,推動經驗交流,共同研究如何進一步推展和優化服務學習,提升教學成效。目前已有多所高等院校參與,期望日後能對中華服務學習作出貢獻。

==================================================================================

創新教學法 推廣藝術史教育

「藝術是一扇門,也是一種語言,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和面向,了解歷史文化,窺探社會面貌。研習藝術史更可以幫我們認識過去,反思現在,看清世界。」香港大學(下稱港大)文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學系副教授暨2021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官綺雲博士一直抱持這套信念,以創新的教學方法,打破藝術史固有沉悶刻板的印象,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熱愛。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官綺雲博士擅長以嶄新方法,培養學生對藝術歷史的興趣。

官博士對研究藝術歷史,特別是東方藝術歷史擁有濃厚興趣。自於港大任教十多年以來,她一直以推動藝術歷史教育為志,期望將研究成果與學生分享。「當年,學生對於藝術歷史不太感興趣,認為這門學科沉悶乏味,不了解箇中意義和樂趣。」官博士對此覺得甚為可惜,所以決心改變學生的固有想法,提出「活學藝術史」的教學策略。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師生走出課室,到M+博物館參觀藝術展。

填補空白 歷史印記

活學的教學策略的精粹在於激發學生思考,官博士上課從不照本宣科,按圖索驥,單向地講解不同時期藝術理論與風格的演變,而是喜歡跟學生一起討論和探索。官博士搜羅具有歷史價值的實物或仿製藝術品,讓學生觀察和接觸,實實在在地認識藝術史,而不是局限於文獻典籍的研習。此外,她帶領學生走出課室,訪問不同類型的本地藝術家和藝術機構負責人,研究本地藝術發展史,並將結果加以編輯整理,上載到公開網站,讓公眾了解本地藝壇發展的經緯。官博士坦言,以往沒有人從事相關的研究,故希望與學生一起填補這方面的空白,為歷史作印記。

除了本地研習,官博士更打算利用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頒發的獎金,舉辦及資助學生到印度或紐約交流考察,走訪當地藝術館,帶領他們拓展藝術視野的同時,亦可加深他們對藝術產業的了解,確立日後發展的路向。「政府近年大力推動創意藝術產業,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和關注明顯提高,這正是我們所樂見的。」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官博士帶領學生訪問翡翠收藏家,了解作品的特色。

薪火相傳 實踐使命

談到教學生涯的點滴回憶,跟官博士的藝術收藏同樣多不勝數,其中最難忘的是十多年前一位學生受她的薰陶,對研究日本藝術歷史產生莫大興趣。畢業後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之後返回港大任教,與恩師攜手推動藝術歷史教育,作育更多英才。

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近年成為本地乃至全球教育的潮流,不少人提倡加入藝術(Art)元素,將STEM變為STEAM。官博士對此非常認同,「藝術不僅可以激發思考和創意,亦可培養人文關懷的精神,這對科學家和工程師同樣重要。」展望未來,官博士會以推動藝術歷史教育為使命,作更多新嘗試,實踐優質教學。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官博士上課時喜歡與學生討論,激發學生思維。

==================================================================================

走訪貧困村落 邊做邊學

大學生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親身體驗的學習更是寶貴。香港中文大學(下稱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暨2017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得主陳英凝教授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到內地偏遠貧困的農村進行醫療人道救援教育工作。她利用教資會傑出教學獎獎金推行的「邊做邊學:中國農村實地體驗學與教」計劃多年來深受學生的歡迎。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陳英凝教授多年來,帶領學生走遍大江南北,到偏遠貧困村落從事人道支援工作。

四大堅持 深度體驗

陳教授是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的專家,她自90年代起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支援受天災或戰亂影響的災民,足跡遍及東南亞和非洲20多個國家。陳教授認為,參與救援工作不但可培養同理心,更可訓練應變解難能力,對培訓醫科生非常有用,於是她嘗試將其引入課程,並逐步發展成「邊做邊學:中國農村實地體驗學與教」計劃。

計劃每年招募學生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農村,針對當地環境衞生和醫療問題研究解決方法,如保持食水潔淨衞生、協助病人改善起居生活和飲食習慣,以及減低自然災害的健康風險。陳教授在挑選教學點方面堅持四大原則,第一是受天災所影響;第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第三是貧窮;第四是位置偏遠,例如茶馬古道和青藏高原等。計劃旨在讓學生感受在生活條件欠佳的情況,如何利用有限資源解決健康問題,並藉着接觸少數族裔居民,學習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擴闊眼界。旅程結束後,學生需要總結箇中的見聞和經歷,反思有何體會和得着,並寫成論文。陳教授強調計劃並非走馬看花的遊學或考察,而是深度體驗的活動。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沈思彤(左)和Tayyab Salim SHAHZADA(右)喜歡參與「邊做邊學:中國農村實地體驗學與教」計劃。

靈活變通 解決難題

沈思彤和Tayyab Salim SHAHZADA是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課程六年級學生,曾經到訪四川休溪村,協助羌族村民解決環境衞生問題,並透過健康教育引導村民改善生活習慣,從而減低自然災害發生時的健康風險。該村曾經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影響,村內四處仍可見當日地震的破壞。兩人得悉村民經常出現肚瀉,於是教他們用適量的食鹽、糖和水調配世界衞生組織推薦治療急性腹瀉脫水的口服補液鹽飲料。惟礙於村內物資匱乏,一個量杯也沒有,所以只好就地取材,用村民常用器具反覆嘗試,計算準確的鹽、糖、水的比例。過程中,兩人學會靈活變通,應對無法預計的問題。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2019年6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蒲溪鄉休溪村參與實地體驗式學習的老師和學生。
(圖片由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提供)

陳教授坦言,為了讓學生學得其所,在設計行程時花上不少時間和心思。除了發掘合適的教學地點外,還要親身到當地考察,評估交通配套和人身安全,還要跟村民磋商和交涉。過程雖然辛苦,但學生在旅程中有所成長體會,也是值得。

談及獲頒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感受,陳教授感謝教資會傑出教學獎頒發獎金,讓她可以利用獎金深化「邊做邊學:中國農村實地體驗學與教」計劃,並資助更多學生參與。陳教授亦樂見計劃得到高等教育界的認同,並吸引一些非牟利機構和院校的關注,希望可以參與其中。隨着疫情好轉,她期望再次帶領學生踏上旅途,到內地進行健康和備災教育,繼續推行實地體驗式學習。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學生參與陳教授的實地體驗式學習
(圖片由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提供)

==================================================================================

醉心航空航天工程 推動STEM教育

航空航天工程一直被視為男生修讀的學科,偏偏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工學院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助理教授Rhea Patricia Liem自幼熱衷於科學,也得到父母的全力支持,因而造就她於科研及航空航天工程有卓越的成就,甚至選擇投身教育界培育STEM和科研精英。憑藉對教學的熱忱,Liem教授去年更獲頒教資會傑出教學獎(新晉教學人員),學生形容她的課程為極難的科目,然而大家卻很享受上她的課堂,究竟她採用了什麼教學法,喚起學生的興趣和增加投入感?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Rhea Patricia Liem教授認為,STEM教育除傳授知識外,更着重培育學生批判和邏輯思考模式。

父母薰陶 鼓勵追夢

近年,香港無論中小學都推行STEM教育,很多學校都有良好的基建、設備、開放的學習環境,並獲得大量支援。Liem教授認為:「STEM教育並不只是傳授理論或知識,而是着重培育學生批判和邏輯性思考模式。STEM教育似乎是近年的潮流,但我希望它能夠持續發展,有長遠的計劃,為學生帶來真正改變。」

Liem教授來自印尼,自言有幸生長於思想開明的家庭,父母對子女採取自由開放的管教方式,「還記得小時候我夢想當畫家,父母已表示支持。直至中學,我才對科學產生興趣。我的爸爸雖然是商人,但他一直熱愛科學,認為鑽研科學知識有助培養解難能力。他曾說無論我將來選修哪個科目、選擇哪個職業,建基於科學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思考都是成功的關鍵。」

Liem教授分享一次難忘經歷:「記得小時候有親戚對我的媽媽說,『女兒將來會嫁人,你們應多投放資源栽培兒子。』媽媽即反駁:『這是他們的人生,就由他們自己選擇。』」她自覺是幸運又幸福的孩子,父母以至老師從沒給予限制,而是鼓勵她按個人喜好和熱情挑選科目,做自己喜歡的事。

教資會傑出教學獎 表彰卓越典範 推廣優質教學
Liem教授期望在傳授知識之餘,喚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學習新知 推動教學

Liem教授獲大家認同為優秀教師,她解釋:「我熱愛教學,源於享受學習新事物,與學生一起保持求知慾,是發掘新知識的推動力。」她深受學生歡迎,關鍵是視學生為同輩拉近距離,她分享教學法:「上課首天我會先做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興趣和期望,為他們度身訂造感興趣的教學內容,例如他們喜歡模擬示範,我會增加這些內容,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投入感。」Liem教授認為學習的真正意義是為學生帶來深遠的正面影響。例如,去年一名同學在「學長導師計劃」中向學長請教功課的問題,然而學長並沒有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引導該同學如何思考完成功課。當學長其後被問為何採用此指導方法時,他表示是從Liem教授的教學方式學到的。

獲得教資會傑出教學獎,Liem教授既感榮幸,亦覺意外。「我只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對我來說,獎項意味着獲得認同,是對教師的一份鼓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