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 明報升學網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Generative AI)對新聞業帶來機遇,同時衍生出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職位、傳播虛假資訊、影響傳媒公信力和透明度、道德倫理考量及知識產權等問題的討論。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於2023年11月1日舉辦「人工智能(AI)時代新聞業的未來」研討會,邀請了國際和本地新聞機構代表、人工智能專家和學者共同就人工智能對新聞業未來發展的影響進行討論。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嘉賓講者BBC News Labs前編輯Robert McKenzie指出,不同於之前的指示型(Directive)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只能按照人類指示創作內容,並由人類控制整個過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可以創作原創內容,然而人類並不理解這個創作的過程,甚至容易產生出虛構的「幻覺」(Hallucinations,即看似合理的錯誤信息),這可能造成虛假資訊的傳播。

他認為,雖然目前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機器已逐漸應用在新聞業,比如能夠幫助記者發掘新聞故事、查找檔案、改進寫作風格、根據文字描述生成配圖、概括文本、翻譯等,但無論如何,「總需要有一個人在其中參與」。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BBC News Labs前編輯Robert McKenzie

法新社標準與道德編輯Eric Wishart針對人工智能的偏見問題發表看法,「人類是有偏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更糟」。他表示,如果只是用人工智能來創建庫存圖像,使用這些標準圖像是很危險的,比如製作一張大型公司首席執行官的彩色照片,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中,大多是男士穿西裝打領帶的形象,只有零星的女性照片。

他強調,人工智能應用在新聞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保證透明度,並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和用戶清晰、具體地識別輸出和互動,包括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而人工智能模型的提供者同時也要採取措施,消除服務中的偏見和錯誤信息。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法新社標準與道德編輯 Eric Wishart

香港電台天氣主播Aida是本港主要傳媒開發推出的第一個AI主播,負責在「香港電台天氣簡報」中報道本地和世界各地天氣資訊,她作為嘉賓講者之一在本次研討會上發言,介紹AI主播的特點和工作內容。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香港電台天氣主播Aida

香港電台署理總監(電視)利子良相信,新聞內容的準確性「永遠是首要原則」。對於從事新聞業的專業人士和目前正在學習新聞或傳播專業的學生來說,新聞倫理至關重要,「無論發生什麼,無論技術如何進步,我們心中仍然有一條基本的紅線,永遠不會超越它」。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香港電台署理總監(電視)利子良

Microsoft香港區域科技長許遵發則重點提到「負責任人工智能」守則,「我們意識到,當我們把此強大的技術推向市場時,包括香港在內,很多人會考慮到它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私隱度,而妨礙他們使用這項技術」。

他認為,人工智能服務供應商的職責,是遵守世界各地的任何法規,並對客戶作出承諾,同時也承擔起責任。Microsoft作為一家科技巨頭,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企業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如Microsoft Copilot、Azure OpenAI服務及Bing Chat Enterprise等。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Microsoft香港區域科技長許遵發

新聞業人工智能作品的另一個爭議,在於版權和知識產權。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兼職講師、香港大學傳媒法高級講師Sharron Fast解釋,版權法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處理人類互動極少或根本不存在的作品,法律可以拒絕為電腦生成的作品提供版權保護,也可以將這些作品的作者身分歸於程序的創建者,香港的法律是後者。

她認為:「對記者來說,目前的責任落在了創作者身上,他們要監督、識別和報告任何對自己作品的濫用,目前的『通知和封鎖』的補救措施被普遍認為是不足夠的。」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新聞文學碩士課程兼職講師Sharron Fast

本次研討會由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黃應士教授召集,香港浸會大學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陳景祥教授主持,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系主任李文教授致歡迎辭,研討會當天線上及線下參加者逾百人。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系主任李文教授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香港浸會大學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陳景祥教授

研討會現場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人工智能時代新聞業的未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