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行各業加速數碼轉型,保險行業迎來翻天覆地改變,紛紛採用科技工具促進營運效率,推動保險科技發展。嶺南大學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所(IIRM)緊貼市場趨勢,將於3月2日舉行實體研討會,並以「香港保險科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為題,匯聚商界代表共同探討香港保險業的未來發展。
疫情減少社交接觸,嶺南大學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所(IIRM)易浩然教授認為,疫情前保險市場慣常做法是投保人及保險公司需面對面接觸,雖然疫情窒礙保險的銷售、投保及核保等程序進度,但促使業內加快普及採用無紙化、數碼推廣平台及自動化系統等,以科技提升服務質素及效能。
善用科技 探索機遇
易教授續指,保險科技已成為業界大趨勢,現時保險公司積極利用網絡銷售技術及數據收集工具等,為目標客群提供更精準的定價及服務。「為滿足不同人士的特定需求,保險公司的服務範圍變得愈來愈精細,會根據用戶日常生活習慣,提供單車保險及跑步保險等,以切合用戶的個人需要。」
近年政府有意推動虛擬資產發展,外界亦開始關注相關行業的風險管理及監管。易教授則認為,虛擬資產在本地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市面上虛擬資產保險仍屬罕見。因虛擬資產需有成熟的法律依據及監管機制,保險公司才能評估相關風險,從中探索新機遇。相反,他認為大灣區發展空間大,因灣區其他城市的保險滲透率較香港低,本地保險公司宜把握機會,將業務拓展至當地市場。「隨着內地和香港通關,兩地保險公司將加快接觸,商討合作細節,預計在未來1至2年內,將會有新的大灣區保險方案陸續試行。」
時移世易 求才甚渴
談及保險業目前面臨的挑戰,易教授表示,現時全球天災頻現,公共衛生等問題令保險公司對相關的賠償額度增加,同時收入減少,承受着一定經營壓力及風險。此外,缺乏人才仍是保險業長期面臨的其中一項挑戰。因保險業務發展龐大,不同部門均需要合適的人才,易教授表示,業內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甚渴,有志投身於保險行業的畢業生,應主動嘗試接觸新事物,具備團隊合作精神,並懂得積極與人溝通。
為培訓保險行業相關人才,2020年,嶺南大學成立保險與風險管理研究所(IIRM),旨在提供高等院校的資源與地位,並推動保險業在科技技術、學術及產品等不同方面研究。此外,研究所積極促進業界合作,為學生提供校外培訓及實習計劃等,助學生更容易與業界接軌。
學界業界 交流心得
該研究所定期舉辦講座及研討會,讓學生及公眾了解目前保險業的發展現況。研究所將於3月2日舉辦研討會,邀請本地保險業界、學生及公眾人士參與,探討現時經濟環境,保險業在科技發展有何新機遇及挑戰。當日將設有兩場主題演講,分別由保險業監管局政策及發展部副總監陳慎雄,以及香港保險業聯會行政總監劉佩玲分享關於保險科技、人工智能(AI)、區塊鏈等議題。此外,講座設有圓桌討論環節,讓教授及一眾商界代表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