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嶄新溝通框架助中醫提升臨牀診症成效 - 明報升學網

研發嶄新溝通框架
助中醫提升臨牀診症成效

香港人對於中醫中藥的接受程度近年不斷提高,不少患者,特別是癌症和長期病患人士,在進行西醫療程的同時,亦會尋求中醫的意見,借助不同的療法,提升治療效果。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英文系助理教授潘國雄博士發現,中醫問診及跟病人溝通的手法各有不同,暫未有一套標準的框架和模式,容易因為溝通上的問題,影響中西醫結合診斷治療的成效。有見及此,他研發了一套適用於中醫治療的臨牀溝通模式,期望幫助中醫師更全面了解病人的需要及情況。

研發嶄新溝通框架<br/>助中醫提升臨牀診症成效
潘國雄博士期望將團隊研發的臨牀溝通框架介紹給中醫培訓機構,為促進中醫師專業發展作貢獻。

潘國雄博士是語言學專家,喜歡研究不同行業的溝通模式,十多年前開始研究醫護人員與病人的臨牀溝通模式。他表示,在學術界已有研究發現有效的西醫臨牀溝通,能幫助醫護人員了解病人的情況及斷症,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西醫醫療體系一直沿用名為Calgary-Cambridge Guide的溝通框架,訂明醫生問診時的標準流程。他們會先跟患者建立關係,透過各種提問,收集有關患者的問題、個人感受及病史訊息,再配合身體檢查斷症,建議治療方案,然後總結會診。

中西醫問診各有擅長

至於中醫,則主要通過「四診」,即所謂「望、聞、問、切」來斷症。潘博士稱,中醫着重根據整體身體狀況作診斷,跟病人之間的臨牀溝通內容集中於講解醫學方面的訊息,較少關心病人的其他病史和情感需求。隨着中西醫結合治療普及,很多病人在接受中醫治療時,可能曾經或者同時接受西醫治療。中醫師診症時,有需要考慮病人以往的治療過程和方案,才能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法,配合西醫治療,或避免治療上或中西藥間之相沖。箇中關鍵取決於臨牀溝通能力,能否引導病人清楚講述自己的病情、病史與治療歷史,從而提升病人於診症過程的參與度,更積極配合診治。

然而,本地中醫業界並沒有一套標準的臨牀溝通模式,中醫師跟病人的溝通方式往往是各師各法,溝通效果存在落差。潘博士於是邀請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和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的教授及研究員合作,共同開發專為中醫師而設的臨牀溝通框架;項目更得到食物及衞生局健康及醫療研究基金的資助。

研發嶄新溝通框架<br/>助中醫提升臨牀診症成效
除了傳統「四診」,中醫需要學習更多臨牀溝通技巧,以便更全面了解患者的情況及需要。

促進有效溝通五步曲

團隊以Calgary-Cambridge Guide為藍本,加以調適及修訂,以切合中醫藥背景。臨牀溝通框架分為五個階段,包括認識病人的背景、收集訊息(如個人身體狀況、病史、以往治療結果及情感需要)、身體檢查、解釋病情和治療方案,最後提出後續跟進。配合臨牀溝通解框架,團隊又設計了一套培訓課程,內容包含醫學溝通理論和實踐技巧,特別是怎樣在診症時詢問病人的病史,特別是西醫病史,如曾接受什麼手術、過敏情況,以及正在服用的常規藥物等。

為了解課程的成效,團隊邀請八位註冊執業中醫師並分成兩組,進行評估測試。其中一組按照平常做法進行診斷;另一組接受培訓,學習使用團隊研發的臨牀溝通框架。潘博士稱,兩組參加者均認為有意識地詢問病人過往病例,以回應病人的情感需求有一定難度。經過訓練後,培訓組醫師不但溝通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夠在診斷期間考慮患者過往病史,對患者的健康狀況有更全面的認識和判斷。「另外,我們又發現培訓組的中醫師與患者溝通時傾向使用是非題,反映中醫師在問症時已對患者的症狀作了預設,這種提問方式可幫助及引導患者描述自己的病症。」

向業界推廣 配合本港中醫發展

隨着市民對中醫中藥的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對相關服務的需求亦增加。目前,醫院管理局屬下共有18間中醫診所提供中醫門診服務,本港首間中醫醫院亦將於2025年落成並投入服務,中西醫結合治療將是大勢所趨。潘博士表示,未來會邀請更多中醫師參與培訓及測試,收集更多數據,進一步優化臨牀溝通框架,將其推薦予各大學的中醫學院,作為本科生培訓及在職中醫師持續進修的參考。另外,有見疫情後多了很多線上會診及諮詢服務,他亦相信將來科技會進一步促進醫生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潘博士還開設了一個網站,除了介紹團隊研發的臨牀溝通框架外,還收錄了一系列中醫診斷溝通教學的影片,開放給中醫業界人士瀏覽,期望吸引更多業者學習,助其提升溝通能力和診療服務的質素。

中醫問診溝通研究介紹網站:https://jackpen.wixsite.com/clinicalcomm/about-3

中醫問診溝通教學影片:https://jackpen.wixsite.com/clinicalcomm/calgary-cambridge-model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