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 明報升學網

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
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近年港府銳意發展智慧出行,積極推動車聯網及自動車技術和行業發展,並鼓勵產、學、研三方互動合作。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下稱應科院)去年成立「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聯盟),加強產業協作及推動行業發展。近日聯盟舉行一周年慶典活動,同場設有主題演講,並發表首份有關網聯自動駕駛(CAV)研究報告,剖析CAV技術發展現況及未來機遇。

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br>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應科院「智慧出行處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典禮邀請來自政界、商界等代表出席。

聯盟有助推動智慧出行

「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獲得12個組織支持,擁有逾80間機構成員。在過去一年內,聯盟與多間大學開展6個車聯網相關項目,同時進行車聯網技術深度研究,包括在10個試驗場地完成90萬公里的道路測試。此外,聯盟透過舉辦各項活動,組織業界到廣州、深圳、蘇州等地考察,協助業界擴展人脈,發掘商機。

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博士表示,今年聯盟正式成立一周年,聯盟匯聚多間大型汽車製造商、自動車及電動車企業、服務及系統供應商。目的是透過各機構合作,建立完善的產業生態圈,共同促進項目落地。

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br>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應科院發表首份聯網自動駕駛車(CAV)研究報告,剖析CAV技術發展現況及未來機遇。左起: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香港主管合夥人呂志宏、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德勤中國管理諮詢合夥人陳煒華。

聯繫大灣區 促進跨境車聯網發展

為加強大灣區聯繫,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指,應科院自2015年開始研發車聯網(C-V2X)技術,融合5G技術的C-V2X車聯網科技,並將成果付諸實行。應科院與深圳合作發展跨境車聯網技術,將車聯網應用場景和網絡基建,擴展至深圳福田、寶安、龍華和坪山,並與蘇州市相城區政府合作共建「蘇港數字交通科創走廊」。他寄望,「將來跨境車聯網發展成熟,粵港澳大灣區可實現智慧出行。而香港可複製成功的技術和經驗,向東南亞國家輸出車聯網技術,以及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br>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左起: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以及應科院行政總裁葉成輝在台上舉行慶典開幕儀式。

廣邀業界代表分享 前瞻行業發展

應科院邀請了西班牙巴塞隆那創新交通中心(CENIT)、法國傳感器晶片公司Prophesee、香港機場管理局、城巴有限公司等業界代表於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分享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的最新發展,並分析車聯網應用及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潛力。此外,應科院於會上正式與CENIT簽署合作備忘錄,加強雙方在技術研究、資訊互換、人才培訓等領域合作,冀帶來有效及可持續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應科院「智慧出行車聯網技術聯盟」成立一周年<br>凝聚業界 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發展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親臨主禮,重申香港藉科技加快發展智慧出行的決心。他表示特區政府積極把創新科技融入交通運輸,於上月推出新的自動車規管框架,便利自動駕駛汽車在香港進行更廣泛、更靈活的試驗和應用。

看好市場發展 香港具備有利因素

應科院在典禮上發表首份CAV研究報告,該報告分析韓國、荷蘭、新加坡、英國和美國發展CAV技術的關鍵成功因素,並根據中國內地及大灣區獨特優勢和機遇,列出香港在政策法規、基礎設施、研發能力、人才供應和資金獲取共5大範疇的有利條件。

該報告認為,香港具備多項利於推動CAV發展的因素,包括:擁有穩健的電訊基礎設施、已訂立及實施《道路交通(自動駕駛車輛)規例》、資訊自由流通及有效保障知識產權、匯聚多間世界排名高的大學,提供具備CAV技術人才,並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地理位置相近,可促進跨境專業知識及技能交流等。

葉成輝博士表示,「本地CAV未來市場發展具備巨大的增長潛力,呼籲各界把握新機遇,鞏固基礎優勢,協調及深化發展,共同營造有利CAV技術發展的市場環境。」

報告亦建議,為推動CAV產業加速發展,政府可改善管制模式,從上到下協調不同戰略方向,制定清晰營運指南,並與中國內地標準進行接軌。其次,加強實體與數碼基礎設施的連接能力,以及轉化研究及測試能力,為創新技術應用提供支援。此外,政府應吸納海外先進企業參與,培育下一代本地人才,有助本地建立完善的CAV生態圈。

(資料由應科院提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