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對表演藝術有不同的追求,有人會選擇在舞台上用表演能力感染觀眾,亦有人會選擇默默地在幕後付出,而這種角色對整個演出同樣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李藹儀(Heidi),憑着一股幹勁及熱誠,在不同的表演藝術團體打拼二十多年。香港演藝學院(演藝)正是她夢想萌芽的地方。
Heidi就讀傳統名校,學習音樂劇及話劇製作為其母校特色。Heidi從中一起加入學校話劇組,主要負責後台工作,多年來受舞台表演薰陶。後來因妹妹有意入讀演藝,她亦一同報讀。Heidi因對音樂有興趣,起初選擇音響設計系,及後發現不適合自己的性格。因為更喜歡與人溝通,於是Heidi毅然轉至舞台管理系,這決定讓她的學業及事業更接近她的理想。
學習如工作 累積豐富經驗
當時Heidi的校園生活非常充實,一年參與三次學院製作,同時要兼顧課堂學習,但她卻樂此不疲。「我們要參與歌劇、話劇及舞蹈表演的製作,藉此接觸不同的表演藝術形式,這非常適合好奇心旺盛的我。」在演藝的學院製作,學生可隨知識增長擔任不同的崗位,如助理舞台監督、執行舞台監督或助理製作經理,就如職場的晉升階梯,讓學生在投身社會前有相關的「實戰經驗」。
演藝的導師不但專業,亦非常願意為學生提供海外學習機會。Heidi二年級時被選中參與在首爾舉辦的「國際舞蹈節」,身為學生可參與國際性項目是非常難得的機會。Heidi負責的是舞蹈節其中一個劇場的舞台管理工作,有賴演藝的培訓,她早已熟知製作流程,亦熟悉不同的舞台表演形式,表現令當地的工作人員刮目相看。這些舞台實戰經驗,使Heidi在投身職場前已具備行業所需技能,亦促使她成為獨當一面的專業藝術行政人員。
在演藝,Heidi遇上她的啟蒙導師鮑皓昭。言教不如身教,鮑老師的教學方式體現以身作則的重要性。「老師很勤力、工作有紀律、英文好,我深深被她感染。就在畢業前一年,我立志要成為藝術行政人員。」當時Heidi為自己訂立一個目標,就是要成為被業界認同的藝術行政人員;她訂下這目標多年,後來回望發現,努力不一定需別人認同,有時甚至需要反思業界是否與時並進。另一位她非常感謝的良師,則是系主任李瑩教授。李教授常為學生爭取資源,亦給予Heidi不少大展拳腳的好機會。Heidi畢業後的第一份全職工作,正是李教授所推薦的。「當然還有現任院長沈立文(Ben Sumner),教懂我做事認真、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
因演藝讓工作得心應手
由演藝畢業到第一份正職,Heidi形容這過程就像「跳槽」,因為演藝的課程早已為她打好紮實根基,相關工作她已駕輕就熟,完全不像「社會新鮮人」。這些經驗造就她多年來任職各大藝術團體,如藝穗會、香港文化中心、香港舞蹈團及香港話劇團,負責節目策劃及管理等工作都得心應手。她曾協助「PIP文化產業」轉型、遠赴汕頭大學推廣藝術教育,以及為大型音樂劇 《利瑪竇》擔任監製等。如今在香港芭蕾舞團的工作,是最接近Heidi理想的工作。「我在這裏工作可說是如魚得水,裏裏外外都好像有很多助力來幫助你完成更大的目標。同事很好,和藝術總監很合拍,董事局成員亦支持我的工作,在疫情下有很多贊助商亦願意繼續贊助延遲至明年的演出。這些可能是舞團一直以來積下的福氣。」
參與並目睹一齣齣的舞台劇誕生,讓Heidi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舞台的突發事件。曾有劇場發生火災,整台佈景燒了三分之一,最終要取消演出;亦曾有演員演出當天受傷,需臨時安排助理編舞上場。種種意外無疑讓Heidi承受很大壓力,但她是後台掌舵人,必須勇敢面對。「舞台演出隨時隨地都有遇到突發意外的可能,一切在於你如何應對。我在演藝時已學習了危機處理,因此我可以用平常心處理突如其來的事件。」
雙管齊下發掘募資途徑
從事藝術行政工作,需要熟知舞台及製作相關知識,包括燈光、音響、服裝及佈景設計等,亦要與多方溝通,包括幕前演員及幕後創作人員等,更重要的是預算及時間管理。目前,演藝及文化藝術行業正正缺乏這類人才。Heidi認為,該行業發展空間非常大,但表演藝術團體也需要踏出舒適圈,除了政府資助,也需積極發掘商業方法募集經費,以完成更遠大的目標。
演藝一直鼓勵「積極」、「目標為本」的教學方式。Heidi認為演藝畢業生不但不怕吃虧,亦會將事情做到最好,因此在行業中非常「搶手」。她期望就讀演藝學院的學生及畢業生,能夠繼續發揚這種貢獻精神,以這種態度面對未來工作,為表演藝術界出一分力。
李藹儀小檔案
.香港演藝學院舞台管理藝術學士(榮譽)學位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碩士
.現任香港芭蕾舞團行政總監
.2014年獲頒亞洲文化協會藝術獎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