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 明報升學網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
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歷史悠久,開辦的課程內容涵蓋人工智能(AI)、大數據分析、數據庫技術、計算機圖形學、電腦與網絡安全等多項範疇。學系在國際上受到廣泛認同,最近於《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公布的2022至2023年度大學排名中,人工智能及計算機科學的排名分別位列全球第三及第十名,成績驕人。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學系提供的課程各具特色,緊貼科技最新發展,迎合不同學生的興趣。

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楊鳳如指,該學系是中大工程學院成員之一,採取獨立收生,目前提供「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課程」(JS4412)及「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JS4468),及「計算數據科學課程」(JS4416)讓學生透過大學聯招選讀。

專修範疇各有特色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課程涵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開發範疇,學生在入學首年將先修讀核心科目,學習數據結構、程式語言設計、多程式設計理論等基本知識。他們在第一學年結束時,可因應個人成績及興趣,選擇專修計算機科學(CSCI)或計算機工程學(CENG)。楊教授表示,兩個專修範疇各有特色,前者偏向以軟件為主,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理論,系統及軟件設計等,後者則偏向計算機硬件及軟件設計。

CSCI課程涵蓋多個範疇,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生物資訊學、計算機與網絡安全、數據庫系統、信息系統、程序設計語言、軟體工程學等,學生可按興趣選修不同的科目。至於CENG,則涵蓋計算機軟件及硬件範疇,如嵌入式設備、電路理論、邏輯系統設計等,課程內容亦有包括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教授相關的自動化軟件設計及應用。楊教授指有本科學生會在畢業後成為研究生,投身科學研究的工作並在畢業後加入國際公司作科研及軟硬件開發。學系將會適當考慮學生的興趣,並儘量為學生提供其選取的課程。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課程涵蓋計算機硬件和軟件開發範疇

率先開辦人工智能課程

除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課程(JS4412)外,學系亦設有「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課程」(JS4468)供有興趣學生於大學聯招選報。「我們早於四年前已設立此項課程,因為我們都了解到人工智能的應用已愈來愈多,亦與我們的生活愈來愈近。課程內容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大規模計算系統和分佈式系統、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分析等。」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學生透過課程可接觸及應用各種先進科技

課程藉著數學、基礎科學、數據結構、統計學、算法、分佈式計算等,從大量信息中分析、推理和推斷知識。學生除了學習這些知識外,亦有機會參與開發尖端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課程著重基礎數理、科學理論和實用的系統技術,並提供四個專修範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讀。

畢業生受大企業青睞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畢業生出路甚廣,廣受各大企業歡迎。根據2022年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逾半畢業生投身資訊科技行業,亦有不少畢業生從事跟軟件工程相關的工作,他們受聘於大型國際科技企業,例如Google、IBM、微軟(Microsoft)等。楊教授稱,「現時資訊科技的範疇廣闊,不論新創公司或是傳統的資訊科技公司均需要人才,學系的訓練可為他們打好基礎。」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課程(JS4412)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科及英文科達3級或以上;
‧數學科達4級或以上;
‧通識科2級或以上;
‧生物、化學、物理、組合科學或延伸數學(M1/M2)等其中一科達3級或以上;
‧另加任何一科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工程學士課程(JS4468)

最低入學要求
‧中國語文達3級或以上
‧英國語文4級或以上
‧數學科達5級或以上
‧通識教育達3級或以上
‧甲類新高中科目之中,最少兩科選修課達3級或以上
優先科目:數學延伸部分(M1/M2)、生物、化學、物理、
組合科學、資訊及通訊科技

查詢

電話:3943 4269
網址:https://www.cse.cuhk.edu.hk/
電郵:ug-admiss@cse.cuhk.edu.hk

===========================

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屢獲殊榮

除了課堂學習,學系亦鼓勵學生參與不同的校外比賽,一展身手。該系學生近年在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Robocon Hong Kong)有出色表現。該比賽自2002年開始舉辦,參賽者為本地大專院校的學生,勝出隊伍將會躋身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由中大學生組成的參賽隊伍曾多次在香港賽奪冠,並於2019及2022年兩度在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中脫穎而出,取得冠軍。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中大團隊在2022年度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中勝出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講師岑國榮博士為參賽隊伍的指導導師,他表示每年會在校內公開招募隊員參與機械人大賽,學生須要對機械人有濃厚興趣及對軟硬件製作有基礎認識。大會每年均會定出不同主題及題目,每隊須就題目設計合適的機械人完成賽事。就讀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AIST)課程四年級的郭霖謙和就讀計算機科學(CSCI)課程三年級的林永財均曾經參與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他們表示隊員約二十人,有來自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亦有來自其他學系的學生。學生郭霖謙自言,對研究機械人的設計感興趣,畢業後將會繼續相關的研究工作,亦會繼續在學術方面發展。學生林永財指,比賽中涉及不同的工程範疇,例如編程、機械等,所有的部件都是由參賽學生一手一腳造出來。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左起:學生郭霖謙、岑國榮博士和學生林永財

============================

科研成就卓越 研究與教學並重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亦致力推動科研,成就備受肯定。由學系李煜助理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與智峪生科及上海復旦大學的研究夥伴組成的聯合隊伍在第15屆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中的RNA結構預測專案組別獲得總排名第一位,並獲邀出席CASP15研討會。CASP旨在對蛋白質結構預測進行評估,被譽為蛋白質結構預測的奧林匹克競賽。李教授形容預測結果是眾多生物醫學應用的基礎,如藥物、近年大熱的mRNA疫苗等,都需要利用RNA結構預測的技術。他表示,未來人工智能在生物醫學方面的使用將會越來越重要,亦將會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影響。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李煜助理教授

另外,楊鳳如教授於本年三月與學生研究團隊發表一篇關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論文,更獲ACM國際集成電路物理設計會議2023最佳論文獎。會議由國際電腦協會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舉辦,1992年至今已連續舉辦了32屆,是國際頂尖的集成電路物理設計及相關領域交流平台。論文第一作者,研究生汪方舟指出研究目標是設計出更快和更有效率的電路,過程中會利用演算法、人工智能等技術。他表示,學系不論是硬件或是軟件方面都有充足支援,遇到問題時亦可請求教授的意見,共同研究不同的問題。

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br/>趕上人工智能熱潮 計算機科學發展無限
楊鳳如教授(上中)、博士研究生汪方舟(上左二)與楊教授的研究生團隊。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