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SEEM)的Angel Stephanie,現於國際金融機構摩根士丹利任職技術分析員(Tech Analyst)。她笑言,當年報讀SEEM是受姊姊的影響:「她比我早兩年入學,修讀SEEM期間變得很有自信又具領導力。我聽她講解課程內容,覺得既包含商業知識,又涉及科技,涵蓋層面很廣,非常有趣,所以報讀。」

Stephanie入學後努力學習,並十分享受在SEEM讀書的生活。課程改變了她看待事物的方式,「以前覺得科技和商業是兩個世界,但接觸到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後,我發現無論多複雜的技術或企業運作,其實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系統』組成。既然是系統,就有可管理、可優化的地方。」這種系統思維讓她在分析工作流程或科技產品時,更懂得從整體出發思考如何促進效率與協同。

課程多元 理論與實踐並重
Stephanie續稱:「課程設有工程經濟學(Engineering Economics)和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兩門學科,教曉我如何為股票產品作財務計算。」她認為課程涉獵多個不同範疇,讓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工程與商業世界。至於最令她印象深刻的科目,分別是「決策與數據分析」(Decision and Data Analytics)和「資訊系統管理」(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前者讓她首次接觸數據分析,後者則教授企業中各類資訊系統的結構與協作方式。「當時學到的 Agile 開發概念、團隊架構,後來在實習和工作中都確切應用出來。」
Stephanie畢業後,順利獲得工作機會。她笑言是幸運,但亦強調SEEM課程為她打好事業發展的基礎。「上課時學會的Java、C#和Data Structures等方面知識,讓我對編程有基本認識,這對我成為Tech Analyst十分重要。」
畢業生具競爭優勢 出路選擇廣
作為在港的國際學生,她坦言也面對語言挑戰。「不少商業相關工作要求懂廣東話或普通話,所以我選擇較技術性的職位,如程式開發,語言門檻相對低。」她認為,SEEM畢業生的優勢在於具備多方面技能,可投身金融、物流、數據科學、顧問或軟件開發等領域。「我在大學4年間,逐步建立程式設計與分析能力,為投身軟件開發工作做好準備。」

談到現職工作,她形容Tech Analyst主要職責是為公司內部或客戶開發系統與軟件,編寫程式實現業務所需的功能。她笑說,當初覺得工程與商業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如今在金融機構工作,才發現兩者密不可分。「我會思考如何讓技術系統更有效率地支援業務,這正是SEEM訓練給我的視角。」
給後來者的建議
對有志投身科技或金融界的學生,Stephanie給出兩點建議。「第一是善用課程多樣性探索興趣,但也要在大學階段確立方向,針對某一範疇深入發展技能,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第二是保持好奇心,多參與校內外活動,如程式設計馬拉松(Hackathon)、企業講座或Bloomberg大灣區金融活動等,從中了解行業最新趨勢與實際運作。」
「香港就業市場競爭非常大,要成功就要主動裝備自己。」她笑言,在中大的四年,最大的成長除了知識,更是學會了如何學習。「只要願意嘗試、敢於探索,SEEM是一個能讓你找到方向、發揮潛能的地方。」
Angel Stephanie小檔案
.香港中文大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士課程畢業
.現於摩根士丹利任職技術分析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