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是一門跟城市發展周期密不可分的專業,無論是香港,以至世界各地都需要測量專才。精通相關知識,事業發展自然無往而不利,葉天蔚(Chelsea)和林皓弘(Harold)正是最佳例子。二人於香港大學測量學理學士課程畢業後,朝不同路向發展專業,前者加入政府,後者成為聯合國城市規劃實習生,於不同領域發揮所長。
物業估值 洞悉市場走勢
葉天蔚(Chelsea)現於差餉物業估價署擔任物業估價測量師,專責評估市區商舖及樓上商用物業的應課差餉租值,以釐定差餉及地租。差餉是就物業而徵收的稅項,按《差餉條例》以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評估,為政府帶來穩定可靠的收入,用作支付公共服務開支。她表示,隨著經濟發展、新政策推出,以及新的城市規劃和基建發展等,零售及商用物業市場不時有所轉變,所以估值工作必須緊貼市場環境變化,充滿挑戰。「物業估值並不能只靠冷冰冰的數據,我們要經常『落區』,視察人流、商舖環境和物業租賃情況,以作準確分析。」Chelsea續稱,在港大就學時曾修讀「測量工作坊」,「當時導師要求我們作案例研究,利用公開數據分析物業市場動向,為真實物業進行估值,並構思能進一步提升物業價值的發展方案。這種學習模式可訓練分析思考和解難能力,有助我應對工作上各種難題與挑戰。」談及測量行業的前景,Chelsea認為香港的物業市場持續發展,未來有許多大型地產及基建項目,如北部都會區等相繼出台,業界長遠對人才的需求穩定,充滿發展機遇。


衝出香港 赴老撾參與城市規劃
Harold大學畢業後透過參加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合國義工實習計劃」,成為聯合國城市規劃實習生,獲得到東南亞國家老撾工作的機會。工作涉獵範圍包括城市規劃測量、基建設計,以及國際協調三部分,帶給他許多難忘的體驗。Harold以城市規劃測量為例,「當地缺乏完整的城市規劃系統,我和團隊成員經常要穿州過省,到不同地方作實地考察,諮詢居民的意見,再通過數據分析,了解各城市和鄉鎮的發展定位,協助當地政府制定城市規劃分案。在工作過程中,充分應用產業測量的知識。」至於基建設計方面,主要是跟當地國企合作,共同研究和構思基建項目;國際協調主要是跟外國投資者溝通,了解他們的期望,並跟當地部門協商,締造共贏的發展方案。

Harold形容,能夠透過參與老撾的城市規劃及基建項目,推動當地發展,給予他很大的滿足感,同時激發他對城市發展研究的興趣,特別是如何通過城市、社區與交通的規劃,促進社會共融,造福民生。談及測量學畢業生到外國發展,Harold指老撾之旅讓他體會到世界各地都需要測量人才以推動城市發展,而測量學是國際化的,通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無論到世界任何地方都不難找到工作機會。
測量專業前景亮麗
綜合Chelsea和Harold二人的經歷,充分引證測量學的出路多元化,有不同的工作種類和崗位可以選擇,無論在本地或海外都有適合年輕人發展的空間,機遇處處。
葉天蔚小檔案
.香港大學測量學理學士課程2018年畢業生
.現於差餉物業估價署任職物業估價測量師
林皓弘小檔案
.香港大學測量學理學士課程2025年畢業生
.現擔任聯合國城市規劃實習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