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科締造機遇投身科研前景亮麗 - 明報升學網

發展創科締造機遇
投身科研前景亮麗

發展創新科技被視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全球各地均興起一股創科熱潮。香港政府銳意推動創新,矢志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在早前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更提出要加大創科產業的投資。有本地資深工業界人士認為,香港發展創科將帶動科研相關人才的需求,年輕人投身創科行列日後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在工業4.0時代,科技與工業早已密不可分。現時的工業除了包括正積極升級轉型的傳統製造業外,還包括以「新質生產力」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和「先進製造業」,即通過創新科技提升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副主席岑健偉預期,隨着北部都會區和新田科技城的落成,香港未來10至15年將需要10至20萬名與科技相關的人才,當中包括科研人員、工程師、技術人員甚至是新產品的宣傳人員,然而目前相關人才供應未能滿足整個產業各個環節的需求。

為吸引更多年輕人將來投身創科行列,工總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跟科技園合辦的「工業x創科體驗之旅」,安排中學生到企業了解新型工業及創科的最新發展,亦體驗職場生活。另外,工總又跟大學合作籌辦座談會,讓學生了解創科行業發展,並推出專門認證STEM產品及課程的Q STEM,提高香港創科教育的水平。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副主席岑健偉指,香港未來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特別是科研方面,城大GREAT課程正好切合社會的需要,工總因此十分支持。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副主席岑健偉指,香港未來需要大量科技人才,特別是科研方面,城大GREAT課程正好切合社會的需要,工總因此十分支持。

人才必備21世紀技能

談及人才素質的需求,岑健偉認為年輕人需要具備21世紀技能,涵蓋基礎知識、技能與個人特質三方面。基礎知識包含數據、電腦與資訊科技的使用能力;技能包含批判思維、解難、合作、創造和溝通能力,這些技能有助應對不同的挑戰;個人特質涉及主動性、好奇心、堅毅、適應性、領導能力,以及社會和文化意識。岑健偉指出上述各種能力可以透過參與研究,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培養與建立。

為回應業界對科研人才的需求,本地大學相繼推出相關的學位課程,香港城市大學理學院提供的「環球精研與科創課程」(GREAT)是其中一例。岑健偉形容,該課程不但着重培訓學生數理和科技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還提供許多機會讓學生參與研究,對培養科研、自主研發和21世紀技能很有幫助。另外,課程也會教授學生專利申請的流程,以及有關知識產權、創業和商業策劃的知識,有利他們日後將研究成果商品化推出市場。工總非常支持該課程,並與城大理學院合作,安排該課程的學生到總會成員機構的企業實習。

逾80名學生參加工總及科技園舉辦的第三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圖為勝出問答遊戲的學生獲贈禮物。
逾80名學生參加工總及科技園舉辦的第三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圖為勝出問答遊戲的學生獲贈禮物。

業界支援 給予實習機會

科能三維技術(醫療)有限公司是提供實習機會給GREAT課程學生的其中一間科研企業。公司創辦人丘榮豐目前是工總屬下第33分組: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的執行委員,也是GREAT課程其中一位師友導師。他已連續兩年指導GREAT課程學生,讓他們在其公司實習期間協助資深研究人員研發供置入人體、可載藥物的半空心金屬骨板。傳統金屬骨板在安裝後,病人可能感到痛楚,需要服用止痛藥;而丘榮豐團隊研發的骨板可以內藏止痛藥成分,能直接、快速和準確地在患處釋放藥物,提升藥效。丘榮豐形容GREAT課程學生工作態度認真、能專注做研究和獨立工作,而且自主研發和解難能力強,這些都是企業渴求的研究人才特質。他相信課程畢業生有能力在不同的科技公司從事研發及相關的工作。未來,他將繼續提供工作實習機會予GREAT課程的學生,期望為業界培育更多新血。

GREAT三年級生Keith(站立者)到丘榮豐(右一)的公司實習兩個月,剛好碰上中學的師弟妹亦在此體驗職場生活。
GREAT三年級生Keith(站立者)到丘榮豐(右一)的公司實習兩個月,剛好碰上中學的師弟妹亦在此體驗職場生活。

岑健偉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未來將會是創科的黃金年代,年輕人投身創科,無論是從事科研工作,自行成立初創公司,甚至到大灣區發展也大有作為,不乏發揮所長的機會,而且前景亮麗。他明白並非所有年輕人都適合從事創科,但他們最少應該嘗試了解相關領域的發展,若發現有興趣更應放膽嘗試,選擇適合的升學途徑。他寄語年輕人及早認清方向,確立目標,同時要打穩基礎,好好把握未來各種機遇。

============================

相關文章:
城大環球精研與科創課程 自主研究為本 全方位培育科研及創科人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