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彭的香港蛋撻 你的寄宿房間 - 明報升學網

肥彭的香港蛋撻 你的寄宿房間

英國每日電訊報公布英國寄宿學校最新一年A-Level考試成績排名,頭三名不令人意外地,就是Cardiff Sixth Form、牛津國際學院(OIC)、以及在北部的Queen Ethelburga‘s Collegiate。三間學校我都曾經重點介紹,三間的香港學生都很爭氣,他們向父母有所交代,間接也令我對經過我介紹進入這三間名校的家長也問心無愧。

九月新學年,升讀名牌大學的進入人生新階段,搬進大學宿舍。今年剛去英國去GCSE和A-Level的,也搬進中學的宿舍。三間名校之中,以Queen Ethelburga’s 的學生生活設備最具規模,除了飯堂有一具無敵鐵甲人的模型、有咖啡店和遊戲機休閑角,當然還有泳池和球場,學生宿舍的房間也可與英國的三四星酒店同級。

許多香港同學仔剛來英國,異鄉的第一感覺,就是宿舍的房間和那張床。想起香港的家,往往也是在剛到埗英國後那兩星期,在時差之外,躺在陌生的床上,玩着手機,看見秋意漸濃的窗外,沒有香港屋苑臥室窗外的高樓大廈,看不到對面那座樓的廚房,而是幾棵樹、一片灰色的天空,難免會覺得住得不太習慣。

You are not alone。所謂homesick ,是由剛抵異鄉時那個房間來定義的。半世紀之前,台灣詩人余光中去美國的大學教書,也曾經投訴他居住的那個睡房與台北很不同,他這樣形容其中一站睡房的一張床:

「那是我在皮奧瑞亞的布萊德利大學,安定下來後的一張,我租了美以美教會牧師杜倫夫婦寓所的二樓。那是一張古色古香、饒有殖民時期風味的雙人床,榻面既高,床欄亦聳,床左與床尾均有大幅玻璃窗,飾以卷雲一般的潔白羅紗,俯瞰可見人家後院的花圃和車房。橡樹和楓樹投影在窗,你會感覺自己像透明的玻璃缸中,穿游於水藻間的金魚。」

What a funny feeling,覺得住在外國的一間臥室,自己變成了一條金魚。

許多香港學生進入英國的宿舍,頭兩星期都覺得房間和那張床不怎麼樣。其實比起香港將軍澳太古城,我敢說英國寄宿學校宿舍的那一個房間和那張床一定更舒適。許多香港小朋友只是很難適應一時之間包圍在四周的寂靜——-yes, it’s so quiet,那種寧靜只會令他們記得在母親子宮裏浮躺在羊水中的那種生前的記憶,與床舖太硬或太硬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一切只是習慣問題。

每一間寄宿學校都有很精密的行政管理,課程時間表的編排、體育運動的比例、外遊school trip 的目的地、飯堂的餐單,以及宿舍房間的溫度、桌椅和床舖,背後都有一百幾十年經驗累積的精心設計,沒有一個環節是為令學生產生挫折感而設的,不論學生來自如何不同的文化背景,總之一定符合人性,以及成長過程的種種條件。

有沒有想過:覺得房間不舒適,只因為有一個七百萬人口的擠擁大城市,忽然來到只有幾千人口的城鎮、然後到城外的這家一千幾百學生的學校的環境大變遷?只是心理上的調適和精神上的某種jet lag? 或者指因為宿舍門外沒有一家便利店或麥當勞?或更基本的,這是英國而不是中國香港?

一切只需要一兩個月時間,當思鄉的塵埃落定,認識了新的同學和朋友,習慣了學校的生活作息,這一切問題,都像發育時期的生理過度,最終都會歸於安穩。

而且一部手提電話,你認識的人包括監護人其實近在咫尺,只需在有空時send一個message 問一問,例如我的家姐Jenny,住在牛津和劍橋之間,她時時在家中焗製港式蛋撻,如果有一天你有緣品嚐到他的蛋撻,就會感受當年彭定康一樣由英國來到香港,其實經歷過一樣的文化震撼,只不過他找到蛋撻,也就發現英國和香港原來有共通。

你的肥彭蛋撻在什麼地方?一定在你的臥室某一個角落。在時差之後,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你擁有自己的床,自己的書桌,自己的空間,自己的自由,其實這就是你當初不習慣甚至恐懼的一切。你會找得到的。

 

肥彭的香港蛋撻 你的寄宿房間

撰文:Samuel Chan(陳思銘)

Samuel Chan(陳思銘)為香港資深升學顧問及專欄作家,自9歲起赴英留學,直至2012年回港創立英識教育Britannia StudyLink,專營英國中小學寄宿學校及大學的配對服務。其後更創立Britannia Gateway 的學術培訓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的升學服務。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