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說多語 家長參與成敗關鍵 - 明報升學網

幼兒說多語 家長參與成敗關鍵

為人父母者,除了關心幼兒健康外,總會很在意他們從何時開始牙牙學語。當聽到孩子懂得說一字一句後,不少家長均希望他們能盡早學好母語,甚至能掌握兩文三語,雙語家庭在香港屢見不鮮。有學者指出,要培育幼兒能說多語,通常面對兩大挑戰,家長可透過了解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效。

幼兒說多語 家長參與成敗關鍵
家庭的語言環境跟孩子學習語言息息相關

幼兒究竟是如何學習語言?背後有兩個必要條件。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翻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麥子茵博士表示,一是語言環境,指幼兒身處的環境,需有持續與大量的語言輸入,如幼兒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家傭等照顧者之間,產生頻繁互動;二為一套能接收、分析及加工處理語言材料的認知工具,即是健康的人類大腦。麥博士指﹕「若幼兒四周的語言環境沒有問題,但大腦發育不正常,仍然會造成語言學習遲緩。」

在了解幼兒學習雙語常碰到的挑戰前,家長不妨先明白他們學習單語的進程。原來孩子出生前在媽媽的子宮已能聽到媽媽說話的韻律。孩子與生俱來已有分辨不同語言的能力,一歲前就能夠透過接收語音,學習發音,從而分辨母語和非母語。到了一至兩歲,孩子逐漸可以說出母語的基本詞彙,經歷詞彙大爆炸階段,兩歲後能講出多達數百個單字,並認識到由兩至三個單字結合而成的基本語法,開始懂得講短句。大約三歲起,他們已經能夠使用較複雜的詞彙和語法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因為……所以……」、「雖然……但……」。這是口語語言獲得(spoken language acquisition)的幾個重要階段。到四至六歲,香港的小朋友通常會在幼稚園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中文書面語,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使用禮貌用語,什麼時候可以使用口語,很多小朋友也同時開始學習中文的書寫系統及英文自然拼音(Phonics)。

學習雙語兩大挑戰

至於孩子學習雙語常見的兩大挑戰,首先是語言輸入量。麥博士解釋﹕「嬰兒和幼兒都需要大量睡眠時間,尤其初生階段,清醒時間較少。如果清醒時的每時每分都需分配給兩種不同的語言,比方說中文和英文各佔一半時間,每種語言的輸入和單語小朋友相比較就會減半,或會導致每種語言的發展與對應的單語孩子相比較為緩慢。不過,這種延遲與大腦發育不正常所導致的語言發展遲緩在本質上不同,家長不需要太擔心,只要堅持一直和孩子多說話,孩子很快就會迎頭趕上。」

其次是兩種語言的相互影響。例如廣東話和普通話很接近,兩種語言中的「蘋果」發音接近,用法也相似,屬於同源詞,孩子很快就領會到這是兩種很類似的語言。需要講普通話的場合一時想不起普通話的某個單字應該怎樣說,就會「借用」廣東話對應的單字稍加改造變成普通話讀音來「救急」。另一例子,廣東話、普通話和英文的核心句式結構同樣是主語+動詞+賓語(Subject+Verb+Object),所以幾種語言可互相促進,有利孩子「舉一反三」、同時學習,這些都是語言相互影響產生「正向效應」的例子。但是語言之間再相似,都肯定有不同之處,「救急」和「舉一反三」用得不恰當時,會令人產生中英夾雜、不中不英的觀感,這就是語言相互影響的「負向效應」,令家長擔心小朋友是否混淆了幾種語言。麥博士認為不應過分擔心在幼兒階段兩種語言互相影響的負向效應,反而應該欣賞子女能靈活運用兩種語言表達自己,看到語言相互影響有正向效應,而令到雙語兒童不需要付出比單語兒童多一倍的時間來學習兩種語言。其實,在多語社會中,兩種或以上的語言夾雜情況很普遍,很多香港家長自己平日說話也經常中英夾雜,如覺得孩子中英夾雜嚴重影響他們的表達,便應考慮改變自己的語言習慣。

幼兒說多語 家長參與成敗關鍵
麥子茵博士致力研究家長如何幫助子女發展語言能力

多語兒童有三個共通點

透過涉及近200宗個案研究,麥博士的團隊發現,培養多語兒童的成功個案均存在以下共通點﹕第一,照顧者了解及掌握孩子早期語言學習的自然規律;第二,家中擁有培養孩子兩文三語所需的語言資源,且照顧者懂得有效率地分配相關資源,例如父母其中一人擅長中文,另一人擅長英文,兩者各自與子女用中文和英文有效互動;第三,當定下語言計劃後便長期堅持,確保語言輸入的數量和品質。

反觀效果未如理想的個案,主要是因為缺乏上述條件或某方面未如理想,引致對孩子的語言輸入不足。首先,在數量上,其中一種語言太少,欠缺規律,照顧者所花時間不足;其次,在品質上,家長以逐句翻譯的方式執行雙語輸入跟子女溝通,其實不是有效的學習語言方法。麥博士指出,有些母語為中文的家長不懂得如何用英文和年幼子女開心投入地玩耍,幼兒最重要是從玩耍和日常生活中學習語言。在這個時期,家長的英文語音是否標準、詞語是否豐富、語法是否準確,對幼兒的英文發展有什麼影響,都尚在研究中,未必同樣重要。如果家長語言程度足夠,可嘗試「一日一語」,在一周內指定日子與孩子以一種語言溝通,令對話內容的覆蓋領域較全面和生活化。

家長宜早制訂策略與方法

麥博士的長子與次子也是透過結合「一日一語」和「一親一語」模式接受三語培育。爸爸和祖母說普通話,麥博士自己則逢周一、三、五運用英語,二、四、六用廣東話,家傭只用英語。麥博士曾為一歲半至三歲時期的長子藉錄影建立語言材料庫,經統計而得知他在日常生活中,54%時間接觸和聽講普通話,26%是廣東話,20%為英語。「我們的測試結果顯示,在三歲一個月時,哥哥在詞彙理解方面,媲美三種語言的單語兒童,但普通話和英語的輸出遜於普通話和英語單語兒童,廣東話發展則超出預期。由於三歲以後英文成為哥哥的主要語言,透過和弟弟的日常英文互動,增加了弟弟的英文輸入量,讓弟弟英文也學得不錯。」

身為學者兼過來人,麥博士提醒家長培育子女時,要注意幾點﹕家長在了解自己的語言能力後,應盡早在孩子出生前一起制訂教導語言的策略與方法,繼而在孩子出生後按計劃與所有相關照顧者落實執行。麥博士指雙語家庭的孩子有機會比單語家庭的孩子較遲「開口」,父母要有耐性並增加優質的互動時間,到了孩子語言爆發期便可看見成果。

此外,在無法再增加語言輸入時間的情況下,家長要積極提升輸入品質,即使借助兒童圖書和電子媒體,也要和孩子一起投入參與,享受親子互動時光。另外,多留意子女的眼神交流、肢體動作、語言理解及其他方面的發育情況。如果發展正常,語言輸入也充足,就不需要太擔心他們遲說話;但兩歲還未講出單字,這對於雙語或者三語兒童亦算不尋常,家長應立即諮詢專業人士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麥博士與團隊正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研究,追蹤數十個家庭的語言學習情況,屬於首個追蹤香港和廣州一至三歲幼兒兩文三語發展的計劃。「我們希望所得結果不但能幫助這兩個城市的家庭,也惠及大灣區、內地其他地方與世界各地的華人社群。」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