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工智能(AI)浪潮席卷全球,企業渴求的不再是技能單一的員工,而是懂得靈活運用科技,創造商業價值的跨界人才。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資訊系統學系走在數碼轉型的最前線,致力培育兼具商業觸覺與AI應用能力的創科領袖,助力學生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中脫穎而出。

讓所有人都能善用科技
提到資訊系統,不少學生可能以為需要深厚的數理或編程基礎而卻步。對此,城大資訊系統學系副教授劉峻銘強調:「我們希望學生即使沒有理科背景,也能熟練地駕馭科技。」有別於傳統電腦科學課程,學系注重實用知識與思維訓練,由淺入深引導學生掌握AI與資訊科技的核心概念,再學會如何在商業場景中靈活應用。城大資訊系統學系招生導師及GBSM課程主任劉婉琪表示:「我們運用AI與大數據分析,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商業洞察力,讓他們在未來職場上更具競爭優勢。」
劉教授也舉例:「以往學生要親自編寫程式,既耗時又容易挫敗,如今可以把重複性高的工作交給AI處理,自己則專注於分析及創新。」他認為,學系最重視的並非操作技巧,而是學生能否在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明辨是非及負責任地運用AI的能力。

三大課程 多元出路迎接AI浪潮
學系於2026/27年度設有三大主修課程,包括「智能資訊系統學」(IIS)、「工商管理學士(商業人工智能)」(AIB)及「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系統管理)」(GBSM)。近年,學系對部分課程名稱及內容均進行調整革新,進一步加強AI與生成式AI(GenAI)的應用訓練,強化學生運用AI解決真實商業問題的能力。
AIB課程聚焦AI的商業應用和策略思維,課程內容涵蓋進階編程、數據視覺化,機器學習和商業智慧分析等內容,讓學生能以AI驅動創新思維,並在企業營運中發揮關鍵作用。劉峻銘教授指出:「我們會教學生如何善用AI,而非依賴AI;要懂得引導AI產生正確、負責任的結果。」AIB學生亦可選擇雙主修學位,如金融、會計或營銷等範疇,拓闊專業視野。畢業生普遍具備出色的數據分析與解難能力,常投身銀行、顧問公司、會計師行及大型企業資訊部門,成為連結商業與科技的橋樑。

GBSM課程則以國際化視野為核心,結合全球商業知識、溝通技能和ABCD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及大數據),培養具跨文化協作能力的未來科技領袖。學生在學期間必須完成兩次海外交換計劃,到歐洲、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或內地知名學院學習,並可獲得學系獎學金及津貼支援。劉婉琪笑言:「有學生到清華大學交流,深受當地勤奮學風感染,回來後成績更上一層樓。」這些經驗不僅擴闊眼界,也培養學生在多元文化環境下的適應力與自信心。GBSM 畢業生具備全球思維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又掌握前沿技術,畢業後多投身跨國企業、科技初創或顧問行業,亦有學生選擇創業,展現創科領袖的潛能。
最後,IIS課程適合未清楚自己志向的學生修讀,學生在首年先修讀商學院核心課程,了解自己的專長和興趣所在,再決定升讀AIB或GBSM專業。這項「一年後分流」設計,讓學生能在充分理解課程內容後作出最適合的選擇。


理論與實戰並重 從課室走進商業世界
為讓學生更早與業界接軌,學系設有帶學分的實習課程,讓學生於企業中接觸AI、大數據及資訊系統相關工作。實習一般為期數周,表現優異者可申請進階實習。劉教授補充說:「學生需達到特定GPA標準,並確保不影響畢業進度。」
此外,學系亦設有產業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科技及商業界領袖,參與課程設計,並定期舉辦講座。劉教授指出:「我們與初創公司合作,利用GenAI 工具分析市場數據,協助企業精準定位;又透過AI 分析時裝設計與網上評價,協助品牌調整產品策略。」這些真實案例讓學生能在實戰中磨練創新與解難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成為引領科技的領導者
展望未來,劉教授認為學系的使命不僅是培育科技人才,更要啟發學生為科技界作出貢獻:「掌握知識與技能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擁有創新精神與責任感,以科技推動社會與產業進步。」
課程資料
課程名稱及聯招編號
智能資訊系統學(JS1017)
[主修: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系統管理)、工商管理學士(商業人工智能)]
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系統管理)(JS1018)
工商管理學士(商業人工智能)(JS1019)
最低入學要求
.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達3級或以上;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
.任何兩項選修科達3級或以上。
查詢
電話:3442 8521
電郵:BBAIS@cityu.edu.hk
網址:www.cityu.edu.hk/is/BBAIS
==========
相關文章:擁抱人工智能時代 拓展事業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