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不但為日常生活帶來方便,也為未來發展開拓更多新機遇。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資訊管理)課程* 的余清欽(Edwin),慶幸當年求學階段,不僅學到管理技巧,還打下堅實的科技基礎,使他在競爭激烈的創科市場,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課程近年加入更多人工智能的元素,令學生未來出路更寬更廣更光明。


學習人工智能 科技產業大勢所趨
Edwin在2016年畢業於城大,其後從事人力資源顧問工作,於2020年決定創業,創立精神健康應用程式「慢得樂」,後來又開設設計顧問公司Paper Studio,這些創業經歷,為他帶來啟示與成長。現時,他在EventX擔任產品經理,探索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令活動流程自動化,減輕管理人員的負擔。
Edwin認為,對人工智能的認識有助他的事業發展:「過去的工作分工相當細緻,但如今一個人能同時處理多種職務。例如我可以擔任設計師、程式員或產品經理,原因在於有人工智能的輔助,令我背後彷彿有一支龐大的團隊在全力支援我。」
Edwin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改變科技產業:「前幾年,程式員的職位極為搶手,但現在人工智能已取代了大量程式員。此外,設計師,無論是傳統的平面設計師,抑或是UI/UX設計師,這些在科技領域中本來不可或缺的職位,也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
不懂人工智能 失去競爭優勢
面對人工智能的洶湧浪潮,Edwin認為大家要積極探索,並將其應用於工作之中:「若不懂得使用人工智能,將失去許多競爭優勢。很多趨勢報告均顯示,人工智能未來將處理愈來愈多的工作。正如黃仁勳曾經說過:不用擔心自己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應該擔心的是被那些懂得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取代。」

對於城大資訊管理課程近年納入人工智能的相關內容,Edwin十分認同:「課程融入許多人工智能元素,令學生們有機會深入接觸人工智能,這不僅激發他們對該領域的好奇心,也使他們能夠更早裝備自己,掌握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能。」
修讀資訊管理 掌握多種能力
Edwin表示,修讀城大資訊管理課程所獲得的知識,對他的職場發展助益甚多:「我擁有多元化技能,包括專案管理、產品管理、設計、數據分析等。現在回想,這些領域在我修讀資訊管理期間均有涉獵。」Edwin進一步指出,修讀此課程,不僅獲得工商管理領域的知識,還能掌握與科技相關的技能,可以根據自身興趣和專長,進一步確定職業發展方向:「當你理解技術層面的運作時,便能與技術人員暢順地溝通;同時,你也會學到一些軟技能,例如演講、溝通及項目管理,使你能更有效地與其他人互動。」
Edwin認為,這門課程讓他獲得許多寶貴經驗:「其中一課是要構思一個創業理念,並設計商業模型並展示,透過這過程,我們學習到如何創立創科公司。」Edwin最難忘的,是在校園內從早做到晚:「課程激勵我挑戰極限,我不會給自己設限,認為某些事情無法做到,基本上,我只要發現問題,便會想盡方法去解決。」
修讀期間,Edwin更有機會接觸不同人士,從中汲取他們的智慧與知識:「修讀手機應用程式課程時,老師邀請我們參加僱主午餐會,並展示我們設計的手機應用程式,這無疑是一個極佳的曝光機會。」
余清欽(Edwin)小檔案
.香港城市大學工商管理學士(資訊管理)課程* 畢業生
.曾創辦設計顧問公司Paper Studio
.現於EventX擔任產品經理
* 課程將於2026/27年度改名為「工商管理學士(商業人工智能)」(AI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