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 明報升學網

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DSE今日放榜,考生亦快將面對選科的人生抉擇。有否想過你日後的工作不但能為公司帶來盈利,同時可發展成為「良心企業」,解決社會問題?東華學院在2019/2020學年首辦社商企業持續發展(榮譽)管理學學士課程,在傳統的商業管理課程之上,加入嶄新的社會企業管理元素,為有志於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方向發展的學生提供全面的專業訓練。

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課程讓學生有機會走入社區,透過觀察及訪查,發掘社區的問題及需要。

在「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基礎上,愈來愈多具前瞻性的商業機構、社會企業和非牟利組織,推行更上一層的「創造共享價值」(Creating Shared Value, CSV)營商模式。前者(CSR)指企業在賺取盈利以後,透過各項慈善公益活動回饋社會;而後者(CSV)是指企業於營運時,必須兼顧社會利益與解決社會問題,透過商業決策創造共享價值,讓企業與社會能夠共同發展。

市場對π型人才需求漸大

東華學院管理學院署理院長兼社商企業持續發展(榮譽)管理學學士課程主任張子穎教授指出﹕「隨着各類機構紛紛實踐CSV的營商理念,例如陞域集團(Stan Group)在觀塘活化工廈,為初創企業設立共用工作空間THE WAVE,在獲取盈利的同時,支持本地的初創企業發展,與社會締造共贏局面,便是實踐CSV的佳例,因此市場對π型人才的需求亦愈來愈大。π型人才的概念源自外國,強調人才在裝備通用知識與技能以外,同時擁有雙項甚至多項專長,具備跨界別思維。」張教授期望課程能回應業界所需,培養跨界別人才。

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張子穎教授指出,愈來愈多機構希望聘用π型人才,以跨界別思維助公司作長遠發展。

培訓學生跨界別思維

東華學院的社商企業持續發展(榮譽)管理學學士課程着重跨學科教育,除了傳授通用知識和技能外,更強調雙管齊下,一方面教授基礎的商業管理知識,如會計學、經濟學、金融財務學、市場學、管理及組織行為學等,另一方面提供一系列與解決社會問題相關的科目,如社會政策、社企管理、可持續發展管理、社會影響評估及籌款等。課程幫助學生發展跨界別思維,將所學融會貫通,將來協助各類機構達至商業目標兼履行社會責任。

走進社區解決難題

課程的教學模式亦非常「貼地」,鼓勵學生深入社區,設身處地了解不同社區的資源及問題。張教授稱:「我們會帶領學生走進社區,透過觀察不同社群,與街坊交流,了解他們個人以至整個社區的問題及需要。回到課堂,學生要運用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以人為本,以同理心為相關難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再進一步落實有關商業決策。」學生可從課程中鍛煉溝通技巧、分析力及批判思維等通用技能,並懂得如何進行實地考察及收集數據,這些技能將於他們未來工作上大派用場。

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學生落區後,需運用設計思維,為相關社區難題找尋創新解決方案。

此外,學生將於三年級暑假獲安排到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或「創造共享價值」的商業機構、社會企業或非牟利組織,展開約3個月的工作實習,藉此累積實戰經驗。課程亦提供學術交流機會,讓學生到訪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參考當地機構如何以創新方法解決社會問題。

出路選擇多元化

畢業生除了在商界發展,亦可於不同社會企業擔任管理職位。張教授指:「現時香港約有700間社會企業及非牟利組織,較為人熟悉的有黑暗中對話、銀杏館、要有光等,甚或可加入如香港賽馬會的大型慈善機構。若他們結識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可創立社會企業,實踐所學,成為抱有社會使命的社會創業家,以創新的方式為社會解難。」

全港首創社商管理學士課程 東華學院培育社會創新人才
談及課程收生要求,張子穎教授表示:「我們除了考慮申請者的文憑試成績外(見附表),也期望他們關心社會議題,具備較廣闊的視野,熱愛追求不同領域的知識,以及喜歡接觸社會不同階層人士。」

社商企業持續發展(榮譽)管理學學士課程

入學獎學金
.香港中學文憑試14分或以上:首年學費全免(扣除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NMTSS資助後)
.每學年累計平均積點(cGPA)達3.3或以上:每學年繼續獲頒港幣30,000元獎學金

DSE放榜期間收生安排

日期:7月22至24日及7月27日

網上報名:https://www.twc.edu.hk/admission/

翌日獲知取錄結果

查詢電話:3190 6673

網址:https://www.twc.edu.hk/en/Programmes/bmgtsbs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