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多元社會,有不同種族、宗教和文化背景人士定居。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本港目前約有60多萬非華裔居民,其中10多萬屬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南亞裔人士。大家對他們的認識又有多少?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社會及行為科學學系助理教授郭儉10多年來一直關注南亞裔人士的權益,特別針對兒童及青少年的狀況進行多項研究,以喚起社會及公眾的注視。
郭儉教授是社工出身,90年代在奧地利擔任社工,專責跟進當地華裔及其他少數族裔人士的求助個案。當年在奧地利生活的華人不多,作為其中一員,加上經常接觸求助個案,令她對少數族裔人士面對的問題特別感同身受。及後回港發展成為學者,郭教授開始研究本地少數族裔的課題。
郭教授指出:「許多人對南亞裔人士抱有既定的負面印象,認為他們貧窮、沒禮貌,而且社經地位低。但其實他們都是香港的一份子,值得尊重,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應該得到社會的關注。」就業問題是他們其中一項挑戰,郭教授發現不少年齡介乎30至40多歲的南亞裔人士因為不諳中文,在求職方面遇到困難,礙於生計唯有創業,經營小生意。「他們很想融入香港社會,但求職路上卻屢遇挫折,甚至遭到歧視,影響他們對香港人身分的認同。」即使創業成功,在經營業務上仍然要面對各種挑戰,例如向銀行借貸需要通過重重關卡,政府的創業資助計劃亦未有針對性地將其納入範圍之中。
SEN教育需求被忽視 影響學童成長
除了就業營商,郭教授亦關注到教育相關的議題,特別是支援特殊學習需要(SEN)和性教育兩方面。她表示,社會近年對於SEN的關注程度雖有所提高,但許多相關信息均是中文,不諳中文的南亞裔家長根本無從得知。即使後來多了一些英語以及南亞語言的相關資料,由於資訊流通不足,普遍南亞裔家長對SEN缺乏認知,即使察覺孩子異常、有SEN徵狀,如不願說話和與人溝通,也誤以為只是他們尚未適應香港兩文三語的環境,不懂用中文或英文表達。有家長相信,隨着孩子年齡漸長,情況自然有改善;亦有家長選擇將子女送回家鄉由祖父母照顧,以為「同聲同氣」、在單一語言環境下便有助言語發展,待孩子達到入學年齡才回港升學。然而,情況不但未有改善,更因此錯過檢測治療的黃金期,影響孩子日後學習和成長。
郭教授續稱,即使識別到孩子有特殊學習需要,本港卻一直缺乏以資助形式營運的英語特殊學校,目前唯一一所英語特殊學校亦屬私營性質,費用高昂,一般家庭未必負擔得來。故此,大多數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南亞裔學生要在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特殊學校接受教育。校方採用的評估工具有時候還是中文,為非華語學童進行評估未必準確。
性教育不足 避而不談
至於性教育方面,郭教授指香港性教育向來被評為落後和保守,雖然政府有跟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指引,但沒有強制學校執行,加上許多學校有宗教背景,取態傾向保守。性教育內容集中介紹青春期生理變化及避孕知識,鮮有觸及性取向、性別身分認同和性別關係等敏感課題。南亞裔家庭基於宗教信仰和文化習俗,在性教育方面亦欠缺,甚至視談性為禁忌。她舉例,有女生因為父母視月經為不潔而避談,以致缺乏相關知識,第一次出現月事時驚惶失措,害怕得哭成淚人。另外,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很濃重,即使女孩讀完大學非常嚮往發展自己的事業,也會因為家庭反對而需要留在家裏相夫教子。郭教授認為,由於以上各種原因,南亞裔青少年缺少了適當的平台與家人或朋友討論性別關係、性取向、性別身分認同等方面的話題,更難以探索以及表達自我。
郭教授從事各種南亞裔人士的研究,不僅僅是為了指出社會問題所在,而且希望引起公眾的關注和反思。在21世紀的今天,在香港這樣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社會不公不僅體現在貧富差距上,也體現在種族膚色所帶來的不公平待遇和權益是否得到實踐上。郭教授認為,社會工作者更需要關注和反思這些問題,並注意服務和政策是否得以有效實施。展望未來,她期望社會上對少數族裔有更多社區層面的支援,她亦會繼續關注少數族裔議題,並就南亞裔學生的SEN支援和性教育等課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關文章︰
城大學者從藝術品中動物形象 看清代與環球聯繫
人工智能時代新挑戰 城大學者探討人類對AI信任程度
香港步入高齡化社會 城大學者研都市規劃提升長者健康
城大推動口述影像發展 讓視障人士聽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