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行業求才甚殷 出路選擇多 - 明報升學網

環保行業求才甚殷 出路選擇多

環保問題從來不是單一議題,在香港早已聯繫到不同範疇,屬眾人之事。政府規劃需有環評,建築商起樓需符合綠色建築要求,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上市公司,每年都要報告公司的環保工作,他們都極需要擁有環保知識的管理人才。環保組織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博士坦言,如何尋找適合年輕人加入是不少綠色組織的重大挑戰,「以往人才比較純科學背景,如果畢業生能更多著墨政策研究及溝通能力,將填補業界的不足。」

環保行業求才甚殷 出路選擇多
鄭睦奇博士指,無論環保組織,抑或商業機構都需要環境管理的人才。

鄭博士指,綠色組織不同其他行業,行外或較資深的人士加入並不多,故非常著重內部培訓,只要年輕人不斷在行頭打滾將會機會處處。他坦言薪金未必最吸引,但勝在可以接觸不同範疇的環保工作,「年輕人所學懂的東西遠比其他行業多。」

環保行業求才甚殷 出路選擇多
修讀環境管理課程畢業生可投身環保組織,從事教育及保育工作,圖為綠色力量幹事工作情況。

溝通能力非常重要

「綠色力量」主要從事環境教育工作,亦有從事有關政府環保及發展的監測及評估工作。鄭博士指,溝通能力在綠色組織及其他非政府組織工作非常重要:「現在很需要有一群人,除了擁有良好的環保技術及知識,還要了解環保在不同界別人士的利益。」

他解釋,以往環境人才可能懂得量度空氣污染,懂得如何改善空氣質素,但可能欠缺貼地的溝通及執行能力。「現在制訂環保政策時需要與不同的持份者溝通,各持份者關注點都不同,要用不同方式溝通。如果年輕人懂得其他持份者的觀點及心態,才能以科學方式擊中不同界別的關注點。」鄭博士說。

鄭博士強調,所謂「溝通」並非「見人講人話」,而是運用足夠學術知識,真正了解及思考過環境議題,能貼地連結到持份者,向持份者解釋及說服他們推動或實施環保政策,否則只是對牛彈琴。他強調,「大學就是需要跨學科訓練來培育這些人才,懂得溝通,培育書獃子沒有意思。」

留意不同項目及範疇

鄭博士稱,畢業生可以留意每個綠色組織都有不同項目及範疇,隨手上擁有的資助項目而定。以綠色力量為例,投放在河水渠道、蝴蝶保育及環境綠化的資源較多,但亦有兼顧其他環境問題。

隨著政府不斷提出新的發展藍圖,鄭博士認為香港對環境人才需求很大,不同商業公司及組織都需要相關人才,惟所需資歷較高:「建築公司要兼顧嘈音及工業廢料處理,希望通過『綠建環評』以作宣傳;社會研究亦需人才探討如何將外國成功的環境政策,配合本土文化,加以改良並引入本地。就算是純商業的上市公司,現時港交所都要求公司披露上市公司的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所以環境保護的議題是非常大,出路是也相當闊。」

==================

相關文章:
教大綜合環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 培養多角度分析思維 探究環保議題

返回頂端